书海阁 -大唐帝国:中国的中世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02:38:56

大唐帝国:中国的中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大唐帝国:中国的中世精美图片
》大唐帝国:中国的中世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大唐帝国:中国的中世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820680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
  • 页数:321
  • 价格:34.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02:38:56

寄语:

畅销50年的经典; 河出书房、岩波书店、中央公论新社等日本知名出版社多次重印、再版; 兼具悲悯与冷静; 景气史观代表作


内容简介:

河出书房、岩波书店、中央公论新社等日本知名出版社多次重印、再版;

畅销50年的经典;

兼具史家之悲悯与冷静;

景气史观代表作

宫崎市定用生动、通俗的笔法再现了中国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到隋唐帝国的历史进程,还原了残酷动荡、悲怆凄凉的中世。但中世的混沌也孕育着 新秩序的萌芽,尤其是逐渐培养出走向宋代繁荣的条件。在本书中,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书是宫崎市定“景气变动史观”的代表之作,书中反复论述了景气史观的本质和世界史的体系。

中世时代,无问东西,绝不是适合居住的世界。诚然,那里有诗也有梦。但那诗与梦并不甜美,而是充满悲怆凄凉的意味。

——宫崎市定

作者撰写的断代史概说或通史,虽然绝对没有无视学界业已积累的研究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往往以作者本人的论著——选取该时代的重要事件,进行缜密的考证,并阐明事件的历史意义——为基础,一气呵成,处处吐露警世之言。本书《大唐帝国》,当然也不例外。

——砺波护

宫崎市定的历史叙述总是明快而强劲有力,总能轻易地扣人心弦,必将激励那些厌倦了费解、烦琐、满纸理论的历史著作的人们,重新唤起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向井敏


书籍目录:

章 低谷时代 1

中国的中世——东方与西方的立场——腐朽的古代帝国——不断瓦解的地方自治——善举得特权——家族式猎官运动——积极跻身官场——逸民——当权者富,为民者贫——通货紧缩——庄园的流行——卖身的自由民——家贫出孝子——为不幸而哭泣的女性——悲观论的谱系——浊流吞没清流——民变蜂起——混乱的揭幕

 

第二章 三分天下 29

乱世之枭雄——屯田政策——吴氏的霸业——桃园结义——诸葛亮——决断时刻——赤壁之战——刘备——曹操不望蜀——三国之攻防——美髯将军关羽——骑虎之势——无血革命——从一品到九品——不祥的前兆——刘备客死白帝城——《出师表》——秋风星落五丈原——至诚之人——贵族化的魏王朝——亲魏倭王卑弥呼——司马氏夺权——蜀先亡——正统论

 

第三章 西晋的统一 67

昙花一现的统一——歌舞升平——奢靡攀比成风——何不食肉糜——同族的自相残杀——八王之乱——蜂起的少数民族——匈奴之汉——都市与农村——承载文化的佛寺——洛阳沦陷——西晋灭亡——中世的世界

 

第四章 民族大迁徙 89

东晋中兴——浮萍本无根——雨后地固——天下大乱——刘曜与石勒——本性难移——惨烈的内乱——前燕的兴隆——敌国平,奇才出——由胜转败——不称职的天子——理想人物

 

第五章 江南别天地 109

淝水之战——扎堆成群的小国——信口开河的贵族们——第二代——刘裕崛起——恩威并施——民族兴亡战——南燕灭亡——船民的叛乱——肃清异己——果敢的内治——船马并用——百年梦圆

 

第六章 南风不竞 131

荣华之都是荒野——焦躁的刘裕——天子速裁的朝廷——毫无效率的空转——速裁型政治带来的危机——北方的形势——酒色和长生不老——北朝的确立——繁盛的西域贸易——西域与南海——太武帝灭佛——战机成熟——强大背后的脆弱——暴君的谱系——自取灭亡的刘宋宗室——残酷反复上演——军人与贵族——没落贵族的逞强——贵族制度的改革——教养发挥作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儒学的新发展——走向灭亡的征兆

 

第七章 胡马嘶鸣 167

从对立到同化——冯太后时代——氏族制的破坏和均田法——转折点——汉化浪潮——进步的政策?下策?——孤立的皇室——《洛阳伽蓝记》——石佛上的民族气魄——羽林之变——六镇叛乱——少数民族的粗暴整治——高欢得势——野心家侯景——建康沦陷——梁的中兴——杀人天子——统一的曙光

 

第八章 新军阀的勃兴 201

武川镇军阀——征兵制度的确立——装傻充愣的天子——北齐灭亡——科举的起源——南北统一——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开凿大运河——隋的灭亡

 

第九章 大唐帝国 217

唐王朝的性质——新的光明——太原起兵——唐帝国的诞生——天才将军李世民——天下一统——新旧势力的交替——天子和宰相——国威大振——对日本的影响——则天武后——权力的力学——府中派对宫中派——脱胎换骨的皇室——律令制度——吐鲁番文书之谜——中世后的余辉——太平梦碎

 

第十章 唐王朝的蜕变 255

走向财政国家——盐和人民——党争时代——傀儡天子——掌权者的弱点——无限大思维的世界——黑市商人的造反——流贼皇帝黄巢——众叛亲离的朝廷——帝国的终结

 

第十一章 中国中世的落幕 275

诸国林立——后梁灭亡——唐的继承者——北方的强国——短命的王朝——新的气息——薄雾渐散——走向近世的基石——巨大的低谷时代

 

简略年表 289

自跋 295

解说 305

译后记 313


作者介绍: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曾荣获日本学士院奖和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儒莲奖。宫崎市定对中国史的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他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中国史》《科举》《九品官人法研究》《亚洲史概说》等。他的生前著作全部结集为《宫崎市定全集》(共25 卷)。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古语曰,流水不腐。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朝,社会一直处于流动状态,社会的流动促进了其自身的净化。然而到了汉帝国这里却是一潭死水。风一吹,纵然水面泛起涟漪,而水底却纹丝不动。污秽淤滞于此,不断腐坏,滋生出沼气。

欢呼着迎来的大汉帝国,却在慢慢腐烂,滋生着臭气,人民备感幻灭。他们深感还是像古代帝国那样没有大的统一体更好,认为地方的事情就应该交给地方自己管理。民心所向,大汉帝国终未逃过灭亡的命运。而其灭亡后,并未出现代之而起的大的统一体。这就是古代的终结,中世的开始。


走向近世的基石

中世时代,无问东西,绝不是适合居住的世界。诚然,那里有也有梦。但那诗与梦并不甜美,而是充满悲怆凄凉的意味。

中世的人们无论地位高低,总是被不安裹挟,始终生活在对不祥命运的恐惧中。那种感觉正如被不间断的地震吓得浑身颤抖一般。

中世社会处处都存在掌权者,他们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无秩序地交织在一起。并且,只能在上下、左右、前后的压力平均的狭小间隙中保持着平衡稳定,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失衡,都会相应地发生或大或小的“地震”。那时候,无论社会上层还是下层,强者还是弱者,都会遭受相同的灾害。那是完全无法预知的命运,也是毫无理由的灾祸。因此,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比战争更加可怕的残酷的结果。即使想要防范也无从防范的不幸,不断地悄然靠近自己的身旁。

势力均衡被打破的原因,是掌权者贪得无厌扩张地盘的欲望。中世是崇拜权力的时代,掌权者面对强者则软弱,面对弱者则强势。权力决定一切,唯有权力关系才能维持社会秩序。在此之外,不存在对话、交涉的余地。因此,在强势的时候总是暴虐,一旦失去权力,就会遭到报应。而且,每次都会有几十倍、几千倍的人受到牵连成为牺牲者。这就是中世社会的运行机制。

在这样的世界,宗教最容易得到人们的崇信。中世被称为宗教的时代确实有其理由。同时,这一时代的宗教也有相应的气魄。


当时的土地问题与后世极为不同。当时的问题在于土地的生产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土地问题本质上就是劳动力题、资本题。后世情况发生变化,问题变成了如何将少量的土地公平地进行分配,发挥人民的劳动力,保障人民的生活。在中世时期,首先是以土地为媒介掌控人口,通过人口治理生产。因此,就政府而言,没有什么比户籍更重要。到了后世,与户籍相比,更重要的是地籍,如鱼图之类的就是官府衙门最重要的台账。


清代考证学兴起后,最开始是将石刻作为史料加以调查研究,逐渐地才认识到石刻的美术价值。特别是龙门石窟内镌刻于质地致密的岩石上的铭文,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把这些铭文都拓下来制作成拓本的话,几乎可以按原样再现从北魏到唐代的书法真迹。于是,人们认识到北方与南方的书法然异趣,并概括为“北碑南帖论”ー一北方人的书法通过碑刻流传,南方人的书法借由法帖呈现。

继而在书法的评价上,历来以王羲之风格的南帖为最高标准的风气遭到排斥,转而认为北方碑刻的书法オ是正道。因为北方的碑刻不像南帖通俗、纤细,而是充满质朴、刚健之气,延续着汉代雄大的风尚,今后自然应当以北碑为典范。就这样,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从取法南帖发展出宗仰北碑的书法新理论

关于王羲之书法的问题


如若不厘清谁是正统、谁是闰位的话,就无法书写历史。于是,正论的议论无休无止。本来正统论并非始于这一时代,从汉朝起就已存在。只是汉的正统论,是以五行思想为基础,认为各王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一德,依次更替,争论的焦点是承还是视秦为位、汉承周。国位之国,即月之国,是多余之物入中间的意思。

然而,三国鼎立的时代,就不得不在三国之中分出孰为正位,孰为闰位。这里的就变成了假冒或者次要的意思。

现今,由于作为正史的《三国志》是由晋人陈寿撰写,故定魏为正统。从晋的立场出发,不得不将从汉到魏、从魏到晋的易代视为正统。于是,只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不称帝号。从历史大势上来说,魏占据着当时中国的主要部分,而且不论正闰,以魏为中心叙述历史也最为自然。

然而,到了东晋,事情却不一样了。东晋虽然继承了正统的天子血脉,但因中原被五胡占领而逃至江南,偏安一隅,所以他们马上对有着相似境遇的蜀国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因此,东晋时代成书的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就是以蜀为正统重写三国历史。

往后到了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叙述历史又以魏为正统。这是因为截至北宋,人们普遍认为正是禅让赋予了新王朝以正统性。然而,到了南宋,风向又变了。南的立场与东晋完全相同,如朱子的《通鉴纲目》虽然是以《资治通鉴》为基础写成的,但三国时代改以蜀为正统。

这一正统论也传到了日本。日本曾发生过激烈的南北朝正论,而最终决定以南朝为正统,是由于受到了朱子思想的深刻影响


中央政府的政要们日夜沉溺于力斗争,各个小贵族乘势而起,在地方政府霸占官位,仗势欺人,压迫地方自治。这样的世道中,毫无权力的可怜老百姓无疑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地方小都市中原本的市民依存关系被割断,都市自身也濒临瓦解、岌岌可危,老百姓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力量。

这恰如罗马帝国晚期的状态,人民不再相信中央政府,也不再指望地方自治,而是开始摸索新的自卫方式。在罗马帝国,正好当时从东方传入了基督教。同样地,来自西方的佛教也传到了东方的汉帝国。这两种宗教,皆于文化古老而发达的西亚文化圏中发展壮大,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宫崎市定用生动、通俗的笔法再现了中国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到隋唐帝国的历史进程,还原了残酷动荡、悲怆凄凉的中世。但中世的混沌也孕育着新秩序的萌芽,尤其是逐渐培养出走向宋代繁荣的条件。在本书中,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书是宫崎市定“景气变动史观”的代表之作,书中反复论述了景气史观的本质和世界史的体系。


书摘插图


前言

走向近世的基石

 

中世时代,无问东西,绝不是适合居住的世界。诚然,那里有诗也有梦。但那诗与梦并不甜美,而是充满悲怆凄凉的意味。

中世的人们无论地位高低,总是被不安裹挟,始终生活在对不祥命运的恐惧中。那种感觉正如被不间断的地震吓得浑身颤抖一般。

中世社会处处都存在掌权者,他们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无秩序地交织在一起。并且,只能在上下、左右、前后的压力平均的狭小间隙中保持着平衡稳定,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失衡,都会相应地发生或大或小的“地震”。那时候,无论社会上层还是下层,强者还是弱者,都会遭受相同的灾害。那是完全无法预知的命运,也是毫无理由的灾祸。因此,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比战争更加可怕的残酷的结果。即使想要防范也无从防范的不幸,不断地悄然靠近自己的身旁。

势力均衡被打破的原因,是掌权者贪得无厌扩张地盘的欲望。中世是崇拜权力的时代,掌权者面对强者则软弱,面对弱者则强势。权力决定一切,唯有权力关系才能维持社会秩序。在此之外,不存在对话、交涉的余地。因此,在强势的时候总是暴虐,一旦失去权力,就会遭到报应。而且,每次都会有几十倍、几千倍的人受到牵连成为牺牲者。这就是中世社会的运行机制。

在这样的世界,宗教容易得到人们的崇信。中世被称为宗教的时代确实有其理由。同时,这一时代的宗教也有相应的气魄。无数的僧侣横穿炎热的沙漠,翻越酷寒的高山,渡过万里的波涛,长途跋涉远赴印度取经。他们并不只是为了求法。为了弘扬佛法,也誓死奔赴冒险的征途。鉴真和尚经历千难万险才成功到达日本,就是显例。同时,他们也有反抗俗界的压迫,与之作斗争的气概。对他们来说,信仰是赌上性命的工作。

中世的人们充满苦难的生活,终于成为迎接近世的宝贵的基石。混沌中孕育了新秩序的萌芽,尤其是在经济界忽好忽坏的同时,逐渐培养出走向繁荣的条件。中国赚取外汇的垄断商品,原来仅限于丝绸,不久加上茶,进而出现第三名——瓷器。据说,世界上早完成的瓷器——中国的青瓷,是在吴越国王和周世宗的提倡下完成的,御窑的技术不久普及全国。这样一来,通过出口新的特色产品,中国很快就可以吸收世界各地大量的银,转型为经济景气时代。

随着经济界的复苏,文化方面也有新的要素萌芽。儒教方面,唐末赵匡、啖助等人发起了抛弃传统解释,从自由的立场理解经典思想的运动。

文学方面,韩愈、柳宗元等主张古文复兴。绘画方面,诗人王维开启了南宗画,进入五代后,荆浩、关仝等人相继形成了巨大的潮流。在中世的地盘逐渐消解的同时,这些新的要素得到整合,就形成了宋代以降的近世。

 

巨大的低谷时代

 

在历史学上,中世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只要理解了中世史的意义,也就能理解整个历史。毋庸赘言,中世夹在古代和近世之间,以中世为中心,从古代到中世的变化,从中世到近世的发展,这不正是整个历史的问题吗?

中世这一时代,长久以来都被看作是黑暗的时代。对近世初期的人们来说,中世是应当予以否定的可憎的时代。然而,直到近,随着历史必须是进步的历史命题的出现,特别是唯物史观派认为中世是古代向近世发展的中间一环,因而强调中世进步性的一面。换言之,中世是比古代更先进的位于近世之前的跳板,是如字面意思所示的中间的存在。

然而,随着我接触中世的史料,深入到当时的世态,痛感传统的解释更加合理。重要的是,我同情近世初期的人们脱离中世后的自觉及其欢喜。中世果然不是跳板,而是凹陷的低谷。

我赞同某位美国经济学家的观点,所有的现象经过整理后,都可以将其投射到升降曲线图上。即使说到人类的进步,也并不是单纯的直线上升,而是在一上一下、一进一退的曲折反复中前进。中世无疑就是这条曲线中出现的巨大的低谷。我的中世史叙述的出发点,是以中世是不景气的衰退期,即处于下降线的时代为前提,那么,中世前后的时代又是由怎样的曲线连接起来的呢?

当然,我并没有获取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历史上的贸易统计数据。虽说如此,也并非完全没有证据。我相信,以若干资料为依据,尝试在极其粗略的曲线上表现古今通行的货币的流动所产生的景气状况,并不是毫无价值的工作。

首先,从遥远的太古开始到汉代为止的古代,可以用一条上升的线条表示。当然,实际上本来应该是有较大振幅的复杂的曲线,但是难以了解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此只是在平均值的意义上,使用简单的一条线表示。从全局来看,可以说景气不断上升是古代史的特征。

接下来进入中世后,景气变动线呈急剧下降的趋势。而从某一点开始,再次逐渐上升。其中的点大概出现在南北朝的中期——南朝的齐、北朝的北魏末。这个大V字形的部分就是中国的中世。

古代和中世的差异,不只是线型的差异,速度的差异也极为显著。从我的立场来说,因为古代的长度是无法明确的,所以它等于是无限大。因此,如果假定以某种程度上可以信赖的周室东迁的公元前770年为起点的话,到汉的灭亡为止,前后共有九百九十年。也就是说,990 α的长时段历史只由单独一条上升线表示。

然而,从三国至五代末的七百四十年间,可以画出从下降到上升的起伏的两条线。换言之,景气循环的周期由无限大变成有限。毋宁说,从此开始周期才得以正式确立。

那么,接下来的近世的景气是如何曲折的呢?毫无疑问,循环的周期越来越短。我现在的想法是,大致一个王朝就是一个周期。也就是说,一个王朝的兴盛期与景气上升线一致,衰亡期与景气下降线一致。就这样,可以绘制出到清末为止的景气曲线图。

但是,到了清末,中国经济又骤然卷入世界经济大潮中。而在世界性的景气波动影响下,体制不同的中国社会完全没有与国际社会同步。中国虽然具有自己的动向,但我认为其周期将与世界性的周期一样加速。

所有的科学都有数量化的倾向,归根到底,这是合理化思考的一种手段。只有去掉所有不必要的程序,我们才能逼近事物的本质。现在我在这里恐怕是世界上早提倡数量史观的,就是因为期待它将不仅有助于理解这一时代,而且对理解其他时代也能有所助益。不管到底是否有效,暂且如此进行分析。


书籍介绍

河出书房、岩波书店、中央公论新社等日本知名出版社多次重印、再版;

畅销50年的经典;

兼具史家之悲悯与冷静;

景气史观代表作

宫崎市定用生动、通俗的笔法再现了中国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到隋唐帝国的历史进程,还原了残酷动荡、悲怆凄凉的中世。但中世的混沌也孕育着 新秩序的萌芽,尤其是逐渐培养出走向宋代繁荣的条件。在本书中,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书是宫崎市定“景气变动史观”的代表之作,书中反复论述了景气史观的本质和世界史的体系。

中世时代,无问东西,绝不是适合居住的世界。诚然,那里有诗也有梦。但那诗与梦并不甜美,而是充满悲怆凄凉的意味。

——宫崎市定

作者撰写的断代史概说或通史,虽然绝对没有无视学界业已积累的研究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往往以作者本人的论著——选取该时代的重要事件,进行缜密的考证,并阐明事件的历史意义——为基础,一气呵成,处处吐露警世之言。本书《大唐帝国》,当然也不例外。

——砺波护

宫崎市定的历史叙述总是明快而强劲有力,总能轻易地扣人心弦,必将激励那些厌倦了费解、烦琐、满纸理论的历史著作的人们,重新唤起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向井敏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371+)
  • txt(104+)
  • 可以购买(125+)
  • 内容完整(678+)
  • 值得购买(121+)
  • 实惠(668+)
  • pdf(108+)
  • 速度慢(390+)

下载评价

  • 网友 陈***秋: ( 2025-01-14 22:16:09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曾***玉: ( 2025-01-11 14:29:06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谭***然: ( 2025-01-16 17:45:46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马***偲: ( 2024-12-31 14:45:5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扈***洁: ( 2025-01-12 03:47:18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温***欣: ( 2025-01-05 00:25:30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潘***丽: ( 2025-01-16 03:55:56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权***波: ( 2025-01-01 18:05:40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冯***丽: ( 2025-01-13 11:23:3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习***蓉: ( 2025-01-09 01:11:41 )

    品相完美

  • 网友 饶***丽: ( 2024-12-23 03:17:20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游***钰: ( 2025-01-10 11:34:46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