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具有极高的地位,影响世道人心。本书名为《四书道贯》,是取孔孟之道“一以贯之”之意,文化大师陈立夫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篇归纳讲解,使之成为有系统的整体。
书籍目录:
中华文化将广受世人之崇敬 (再版代序) 陈立夫 / 001
序言( 简体版) 程思远 / 007
凡例 / 009
一 总论 / 001
二 格物篇 / 008
(一)绪 言 / 008
(二)博 学 / 013
(三)审 问 / 024
(四)慎 思 / 028
(五)明 辨 / 032
(六)笃 行 / 037
三 致知篇 / 042
(一)绪 言 / 042
(二)知 天 / 044
(三)知 命 / 054
(四)知 性 / 060
(五)明 道 / 074
(六)明 德 / 079
(七)明 教 / 114
(八)知 人 / 124
(九)知 物 / 139
四 诚意篇 / 171
五 正心篇 / 183
六 修身篇 / 207
(一)纲 要 / 207
(二)目 标 / 222
(三)方 法 / 240
七 齐家篇 / 345
八 治国篇 / 378
(一)绪 言 / 378
(二)治国九经 / 378
(三)王道与霸道 / 411
(四)治乱兴亡之道 / 436
(五)君臣之义 / 444
(六)施政要务 / 468
九 平天下篇 / 516
十 结论 / 518
作者介绍:
陈立夫(1900—2001),原名祖燕,中国国民党元老,其作为政治人物为大陆读者耳熟能详,作为学界人物则所知不多。他国学基础雄厚,曾任中国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孔孟学会理事长等,著有《孟子之政治思想》《生之原理》《人理学》等书,直至耄耋之年,仍以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民族精神为己任。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格物篇
(一)绪 言
宇宙间万物,生生灭灭,各有其生命久暂不同之过程,人类享年至多不过百岁,但为万物中之灵者,故能利用无尽藏之物,供作其生活之资料。此广泛繁博之资料,其中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精有粗,有坚有柔,有美有恶,繁然毕集,杂然纷陈。人类不断地要求生存,即需不断地与此无数之事物相接触。因此又产生了无穷尽之事,于朝夕接触之。有人能认识、分析、判断事物,即谓之智;其不能者,则谓之愚。有人能利用、应付、支配事物,即谓之巧;其不能者,则谓之拙。智而巧者优胜,愚而拙者劣败。世界民族之进步与落伍,遂由此而判焉。
人类如何能成为智巧?《大学》曰:“物格而后知至。”又曰:“致知在格物。”人之知识,乃以宇宙间一切事物为其对象。由于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舌之所舐,身之所触,各器官对物之感觉,常有色、声、香、味及质、数量等之不同。智力薄弱者,或苦于难以细别与详考。但吾人若肯用心研究,此种种不同之物,皆为人类知识之源泉。且外界之材料搜集愈多,则知识之范围,开拓愈大。不忧物类之繁博,惟恐认识之不真。物不论大小、精粗、坚柔、美丑,皆有其用。但何时合用,何地合用,则视事物之情况,与时空之适宜。故在应用之先,必须权衡其轻重、厚薄、深浅、缓急、远近、迟速等,使事物与时空,常得相当之配置。是以人类知识完备之时,无物不可用,无事不可成,宇宙间遂少有废物与败事。
“格物”二字,古人有若干不同之解释,聚讼已久。宋明以来,先儒解“格”有两大派。一则训“格”为“至”。《尔雅·释诂》:“格,至也。”《毛诗·烝民传》:“物,事也。”谓穷至事物之理,而知无不尽。程朱一派主之。其言如下:
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间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
朱子说,右边是传文第五章,是解释格物致知的道理,现在却已遗失了;我曾经在私下里采取程子的意思,做了一章补上。我是这样说的:经文上所说的致知在格物,是说要想穷致我已经知道的知识,便要就每件事物用心穷究它们的道理。因为人心是这样灵敏,人心无不具有天赋的感觉与知觉,同时天下的各种事物,也没有一件事物不具有事理与物理的;因只在事理和物理上不曾用心研究,他的所知就很有限,不能够彻底明白了。所以《大学》开始教人,一定使为学的人就一切天下的事物,没有不借着已知的道理出发的,加倍用心去穷究它,希望能造诣到极顶,等到用力经过了长久的时期,自然有一天能够豁然开朗,一切道理都能够贯通起来,那么,天下各种事物的表面和里面,细的和粗的,就没有一样想不到,同时吾心清明的本体和的作用,也就没有不明白的了。这就叫作格物,这就叫作知之至。
[注]这一章是朱子补传,解释格物致知的道理。从研究这道理的所由说起,推论后来的功效,归结到知之至。
一则训“格”为“正”,《尚书·冏命》:“格其非心。”即谓格去其非僻之心也。格之,亦即正之也。谓革去物欲之私,而天理自见。阳明一派主之。然而《大学》所云“格物”本属踏实之功夫,初非专赖领会与体验。且人类生活,不能离开事物。若使排斥物欲,不啻根本否定人生。是以有若干人怀疑阳明之说。至于前一派之解释,谓必穷至事事物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则颇合乎科学研究之精神。惟若仅在物之繁难琐屑处着眼,而忽略应用于人生日用之常,则未必即能通达物之全体大用,流弊所至或贻玩物丧志之讥。是故吾人以为格物之本义,系对事物加以观察、区分、解析、量度、比较之意。盖物之性质,原甚复杂;事之种类,亦甚繁多。吾人若不将一切事物加以详细区分与解析,及着重在比较与应用,则物之种性不可见,事之因果不可知,吾人即不能获得灼见与真知,仍无补于人生之实用。是以必先之以归纳法,对一切事物明了其个别之实相(尽物之性),然后对一切事物确定其共通之原则。再继之以演绎法,根据归纳法所得之共通原则,以推论事物之个别实相。如此,在事物本身即已经过明确之分析与综合之研究。再就时空比较先后难易,以定其取舍之缓急与行止之疾徐,则无论多少事物,无不可知其利害得失,而善为应用以把握胜算。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九:“格物但当训为至事;至事者,犹言亲历其事也。天下之大,古今之远,不能亲历,读书即无异亲历也。故格物者,兼读书阅历言之也;致知者,犹言增长见识也。”其言浅近而切实,可为朱《注》发明。而毛奇龄《四书剩言》(清《经解本》)提出古义,则以“格”为量度的意思。格物,即为量度物之本末。其后阎若璩读李善《文选·运命论·注》引《仓颉》篇:“格,量度之也。”可谓为朱《注》又进一解。量度之,则又非亲历其事不可。
《大学》为使八目动词与受词整齐起见,目不称“格事物”而称“格物”,盖“事”“物”互训,言物即及于事,言事必赅于物。故曰: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经一章(见总论)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经一章(见总论)
可见事与物具有连带的关系。以物之整体言,任何一物,皆有其本,亦有其末。以事之全部言,任何一事,皆有其始,亦有其终。故言及事物,即不能离开本末与终始。本与始在先,末与终在后。先后之程序,不可更易。吾人须认清此本末之位置与此终始之期间,方不致错乱先后之程序。庄子《人间世》云:“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盖一切事物,开始时皆甚简单,惟其慎之于始,乃能成之于终。《大学》所云厚薄,即系轻重之意。本末不可倒置,轻重亦不宜倒置。若能重视其本,即能贯彻至末。若能重视其始,即能贯彻至终。本治而末亦治,本乱而末亦乱。未有本乱而末能治者。此即根据演绎之基础而建立之合理结论。例如:立法,并非希望有人犯法,而是希望人人守法而无人犯法。故德为本,法为未。本末固不可以倒置也。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大学》传第四章
孔子说:“听断讼案,我也和别人没有两样;但是一定要使人不愿意涉讼才好啊!要使没有实情的人不好意思再说下去才好,对于一般人的主张(民志)非常畏忌。 这叫作‘知本’。”
[注]这一章是曾子引孔子的话,解释本和末,拿听讼作例子,推出知本的道理来。
“格物”既为观察、区分、解析、量度、比较事物之意,其有力之根据,厥为《大学》章即提出本末、先后、终始、治乱、厚薄等相对状词。其末一章,又几乎全章皆为量度、比较之语,且常就所较量者,推定其前因与后果。如云: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大学》传第十章
这是说能得众心的,就能保得住国家;失掉众心的,也就要失掉国家。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音倍)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学》传第十章
所以做国君的人,如果积聚财货,使人民生活困苦,人民就要流离四散了;如果把财货散给大家,人民生活充裕,人民就聚集来归了。你的话不依理说出,别人也就不依道理来对答;财货不依道理进来,也就要不依道理出去。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学》传第十章
因此,做国君的人,自有一条大路好走,那就是,一定要忠信诚实,才能得到治国的道理,如果骄傲泰侈,便是走错了路,要失却治国的道理。
所有得失、聚散、出入等相对动词,乃将人类行为区分其大概。或由因而测得其果,或由果而推知其因。将此因果定例,解释或处理一切事物,不但可免于颠倒错误,且可得生活优裕之把握。
在知识幼稚者,往往仅知事物之一方面,忽略其他一方面。《周易》所云:“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即系知识不完全之故。有时彼等已看到事物之两方面,但又不知何者为本,何者为末,何者应薄,何者应厚。又不知如何能得,如何必失。此仍由于知识之缺乏。甚至以本为末,以轻为重,以缓为急,以厚为薄。由于此种错误判断所产生之行为,自必招致失败之结果。须知人类生活之基础,建立于完全及正确知识之上。欲求其知识之完全与正确,必需此观察、区分、解析、量度、比较之功夫,不独须认识事物之两方面,且须能应付此两方面之变化与推移。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也。(《中庸》第二十七章)
如何方能善尽“格”的功夫?《中庸》指示如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章
广博地学习它,仔细地考问它,小心地思虑它,明白地分辨它,笃实地实行它。有许多没有学习到的地方,学习到的,学不会便不罢手。有许多没有问到的地方,问到的,没有了解便不罢手。有许多没有想到的地方,想到了,想不通便不罢手。有许多没有辨明的地方,辨到了,辨不明白便不罢手。有许多没有行到的地方,行到了,行得不落实便不罢手。别人用一分气力就可以的,我要用一百分气力去做。别人用十分气力就可以的,我要用千分气力去做。如果真能依照这个道理去做了,虽是极笨的人,也一定会明白;虽是弱的人,也一定会强起来。
此项功夫具备方法与程序。知识材料欲其丰富,是以学必曰博。知识之追求欲其正确,是以问必曰审。知识之推考欲其细密,是以思必曰慎。知识之判断欲其严切,是以辨必曰明。经过此四阶段之“格”的功夫,则既知之必能行之。唯恐行之不笃,故后一阶段为笃行。既行则必求其笃,既学则必求其能,既问则必求其知,既思则必求其得,既辨则必求其明。“弗措”即不止之意。所有学、问、思、辨、行,皆须贯彻到底,不可半途而废,不可见异思迁,不至不止,然后乃有成功之望。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谓用力远胜于人。愚而能明,弱而能强,即谓用力之明效大验。惟吾人即使能达此地步,亦不可以此自夸。
就功夫之层次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似分为五阶段。但此五者非为分头工作,实是一串事情。学、问、思、辨,皆属于知之事,惟有笃行乃行之事。然知与行并非对立,亦绝无轻重大小之别。行之范围,即为知之范围。吾人不是为知而求知,乃为行而求知。非谓求知之时,行即停止,亦非谓实行之时,知即荒废。而须随知随行,愈行愈知。即谓求知亦属于行,亦无不可。可见知与行相互之关系甚为密切。人类生活,虽千端万绪,但概括言之,不外知与行。《中庸》所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此五段功夫,给予后人以深切著明之启示。兹特逐段详细解释之。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在陈立夫先生引领下,重入国学之门,品读传统文化。
2.中国国民党元老,20世纪中国的重要政治人物、文化人物之一陈立夫先生代表之作。
3.《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重要的儒家经典,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具有极高的地位,影响世道人心。
4.《四书道贯》取孔孟之道“一以贯之”之意,将四书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篇归纳讲解,使之成为有系统的整体。
5.陈立夫先生国学基础雄厚,讲解详尽,考证有据;语言生动、逻辑严谨,新版重新校勘,史料更准确。
书籍介绍
《四书道贯》的内容简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结十几亿人民为一家,持续五千年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我们拥有久远的文化传统为首要原因。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是承载此文化传统的典籍。本书名为《四书道贯》,是取孔孟之道“一以贯之”之意,作者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篇归纳讲解,使之成为有系统的整体。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购买多(287+)
- 书籍完整(420+)
- 还行吧(212+)
- 值得下载(108+)
- 微信读书(298+)
- 全格式(657+)
- 排版满分(311+)
- 赞(85+)
- 愉快的找书体验(245+)
- 无缺页(216+)
- 体验差(93+)
- 内容完整(94+)
- 书籍多(616+)
下载评价
- 网友 龚***湄: ( 2024-12-29 02:33:16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隗***杉: ( 2025-01-14 00:38:2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蓬***之: ( 2025-01-08 06:13:09 )
好棒good
- 网友 常***翠: ( 2024-12-24 06:57:08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饶***丽: ( 2024-12-19 16:28:01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寿***芳: ( 2025-01-10 05:36:03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仰***兰: ( 2025-01-04 04:40:13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步***青: ( 2024-12-26 09:53:39 )
。。。。。好
- 网友 方***旋: ( 2024-12-24 10:52:10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石***致: ( 2024-12-31 06:56:59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晏***媛: ( 2024-12-20 07:26:50 )
够人性化!
- 网友 马***偲: ( 2024-12-29 01:58:4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濮***彤: ( 2024-12-20 17:01:42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车***波: ( 2025-01-12 15:33:20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喜欢"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新修订本,精装典藏版)"的人也看了
- 现货【外图台版】野想到 / 李进文 木马-木马文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9787111469711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一位基层学者的精彩人生(续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高考日语模拟试卷(全国卷.第二版.附赠音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精灵的智慧:从首席执行官到营销天才的神话 (美)特劳特 著,王俭,火华强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国的园林 曲径通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公务员考试用书2015省考铁道版陕西省公务员申论历年真题详解(陕西公考,超值赠送1000元公基、申论、行测全套网络课程+300元公考微课堂+100元在线测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金融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变形金刚 封绘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找找贴贴——幼儿EQ游戏(游戏书+粘粘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