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阁 -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02:23:00

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精美图片
》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0204299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07
  • 页数:648
  • 价格:46.7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02:23:00

内容简介:

在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中,关于宇宙论,存在着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另一种微妙复杂的过程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加入到对于超越主义的一直在进行的内在批判之中,而超越主义在以欧洲为中心的哲学学科之中仍然发生着作用。简言之,随着当前对怀特海尤其美国实用主义的兴趣日增,随着在其哲学文化自身内部的成熟,这种新的自然形成的过程哲学的西方版本能够从中国的传统中汲取资源和批评。从其有记载的历史的开端以来,中国的传统就信奉各种形式的过程哲学。


书籍目录:

序言

章 道论

 一 孔子对道的理解

  (一)我们的诠释:《论语》中“道”的含义

  (二)我们的回应:检讨其他学者对于《论语》中“道”的诠释

 二 儒家非超越性的天道观

  (一)西方超越性的含义

  (二)西方超越观念的衰落

  (三)儒家天道超越性的论辩

 三 《淮南子》中的道论——以《原道训》为中心的考察

  (一)《淮南子》与汉武帝朝廷

  (二)“汉思维”及其放射性秩序

  (三)《原道》之“源”

  (四)《原道训》中的“道”

  (五)境域相对于行为的优先性

  (六)作为“万物之一体性”的“道”

  (七)知“道”

  (八)作为动名词的“道”

  (九)道的连续性和人类世界

  (十)“天人”关系

  (十一)儒家和天人合一

  (十二)道家和天入合一

  (十三)《原道训》和天人合一

  (十四)“得时”

  (十五)“乘龙”

  (十六)“静心”

  (十七)融合的功效

 四 儒道两家对道的实用主义的理解

  (一)道:绘制路径

  (二)道:一与多

  (三)成为君子

  (四)信与诚

  (五)成为真人

  (六)儒学与道家:会通与歧异

  (七)真理与道的和谐

第二章 认知

 一 理性、关联性与过程语言

  (一)挑战事实的终极性

  (二)我们这个词典间的时代

  (三)两个文化论题

  (四)两个论题与“关联性思维”

  (五)古典中国的关联性

  (六)古典道家思想中的关联性

  (七)过程与关联性

  (八)过程的净化

 二 中国有关真理理论的文化前提

  (一)连贯与世界秩序

  (二)本质与现象

  (三)理论与实践

  (四)合乎理性的论辩

  (五)逻辑与修辞

  (六)中西感悟方式的基体

 三 以“象”为意义:儒家认知论引论

  (一)研究目标

  (二)“知”:成象(magng)世界

  (三)“知”:塑造世界

  (四)“知”:历史经验

  (五)“知”的社会性

  (六)“知”与“情”

  (七)“知”的施行性

  (八)“知”:道德激励

  (九)结论

第三章 自我

 一 西方思想中自我观念的问题意识

  (一)自我,历史与文化

  (二)现代的自我

  (三)混杂的隐喻:自我的模糊性

 二 孟子人性观念新诠

  (一)引论

  (二)将“性”误解为“human nature”的诸多原因

  (三)基于葛瑞汉洞见的进一步诠释

  (四)基于唐君毅洞见的进一步诠释

  (五)孟子人性观念含义的重建

  (六)结论

 三 古典儒学中焦点一场域式的自我

  (一)无我的自我

  (二)无心的自我

  (三)无身的自我

  (四)无目的的自我

  (五)非意志的自我

  (六)焦点一场域的自我

 四 古典道家中焦点一场域式的自我

  (一)三元灵魂与道家的无

  (二)“道”与“德”:差别与顺应

  (三)自我、幽默与物化

 五 古典儒家与道家修身之共同基础

  (一)引言

  (二)混淆

  (三)“逻辑的”与“审学的”之别

  (四)君子

  (五)部分对整体的优先性

  (六)真人

第四章 性别与身体

 一 中国的性别歧视论: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

  (一)引论

  (二)性别思考

  (三)二元对立的性别歧视论

  (四)两极相关的性别歧视论

 二 古典中国哲学中身体的意义

  (一)引论

  (二)二元对立论与两极相关论

  (三)身心交关论

  (四)“身”、“形”与“体”

  (五)礼仪活动中身体的多重含义

  (六)结论

第五章 社群与政治

 一 友谊

  (一)古代西方的友谊观:以柏拉图为例

  (二)古代儒家的友谊观:以孔子为例

  (三)结语

 二 沟通社群中礼仪的角色

  (一)社群的美感组织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

  (三)法律、宪法和社群

 三 儒家式的民主主义

  (一)民主化的动力

  (二)民主在中国的古典根源

  (三)杜威与孔子论社群——儒家式的民主主义

 四 儒家学说与社会进步

  (一)背景:文化的共生共成

  (二)西方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困境

  (三)儒家的资源与回应

  (四)儒家“礼”的学说:个人与社会之间

  (五)结论:自由与社群的结合

第六章 古典道家的死亡观

 一 死的非真实性

 二 生死的关联性

 三 死的寻常性

 四 死即生

 五 有关死的语言

 六 《道德经》中的“死”

 七 《庄子》中的“死”

第七章 古典儒家非神论的宗教性

 一 引论

 二 创造性与强力

 三 共同创造(诚)与叙述的独特性

 四 中庸:在日常事务中持守中道

 五 教育的过程:是引出还是引导?

 六 作为主导隐喻的家庭

 七 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八 成长和延伸

 九 儒家的命运之爱:和谐之情

 十 对《中庸》的再思考

 十一 结论:共同创造的宗教性

附录一:我的哲学之路

附录二:安乐哲教授简介与主要论著目录

编译后记


作者介绍:

安乐哲(Roger T.Ames),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现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夏威夷大学和美国东西方中心亚洲发展项目主任、《东西方哲学》主编、《国际中国书评》主编。曾任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余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 道论

一 孔子对道的理解

  (一)我们的诠释:《论语》中“道” 的含义

“道”这个字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100次。对于孔子思想的诠释来说,“道”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正如我们应当直接可以看到的,对于“道”这个字的哲学分析,支持着我们对于孔子宇宙论的独特诠释。

“道”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辵”,意思是“走过去”、“通过”;另一个是“首”,意思是“头”、“首要的”。这两个部分都提供了“道”这个会意字的意义。鉴于这种构成,“道”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动词。首先,几乎所有由“辵”构成的字都是动词。此外,在《书经》中,“道”字被屡屡用来指开通渠道并“引导”河流以防止河水泛滥,甚至“首”这一构成部分也有“引导”的含义。如果将“道”的动词意义作为基本含义,那么,它的派生的儿种意义自然就会出现了,如“引导”、“道路”、“途径”、“方式”、“方法”、“艺术”、“教导”、“解释”等。“道”基本的意思是“铺设道路”,其引申的意思是指已经铺设好从而能够旅行的道路。

许多孔子《论语》的注释者常常将“道”名词化,将其解释为一种预先存在的理念,而与这一理念的相符是令人感到愉快的。尽管《论语》确实具体提到过这种意义上的“道”,但却是以一种贬低的方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也就是说,简单地被引导在现存的道路上行走,是与极为不同且更为困难的“开辟道路”有所区别的。我们将会论证,实现“道”就是去经验、诠释和影响这个世界,强化并拓展文化先驱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为后代提供交通图和方向。因此,对孔子来说,“道”在根本上就是“人道”。

孔子经常将“道”描述为一种从前代所继承的遗产: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东西方的差异亘古久远,在全球化时代的冲击下,西方文化无疑暂时处在时代的前列。那么,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又将走向何方?在中西方互为明镜的前提下来细细体会中国的古典儒学和道家,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理寻找那份悠久的哲学根基……

如果中西文化之间的交往对双方郜是更富有成果的,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可以预料的。但是,我们已经论证,儒家式的民主以及西方社群主义的民主这两者和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民主是不相容的,尤其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因此,我们的希望就是:来自将来对话的中西价值和信仰的结合,将成为中国的儒学以及西方的实用主义这两者的组成部分。

                                ——安乐哲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东西方的差异亘古久远,在全球化时代的冲击下,西方文化无疑暂时处在时代的前列。那么,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又将走向何方?在中西方互为明镜的前提下来细细体会中国的古典儒学和道家,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理寻找那份悠久的哲学根基……

如果中西文化之间的交往对双方郜是更富有成果的,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可以预料的。但是,我们已经论证,儒家式的民主以及西方社群主义的民主这两者和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民主是不相容的,尤其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因此,我们的希望就是:来自将来对话的中西价值和信仰的结合,将成为中国的儒学以及西方的实用主义这两者的组成部分。

——安乐哲

序言

第一章 道论

一 孔子对道的理解

(一)我们的诠释:《论语》中“道”的含义

(二)我们的回应:检讨其他学者对于《论语》中“道”的诠释

二 儒家非超越性的天道观

(一)西方超越性的含义

(二)西方超越观念的衰落

(三)儒家天道超越性的论辩

三 《淮南子》中的道论——以《原道训》为中心的考察

(一)《淮南子》与汉武帝朝廷

(二)“汉思维”及其放射性秩序

(三)《原道》之“源”

(四)《原道训》中的“道”

(五)境域相对于行为的优先性

(六)作为“万物之一体性”的“道”

(七)知“道”

(八)作为动名词的“道”

(九)道的连续性和人类世界

(十)“天人”关系

(十一)儒家和天人合一

(十二)道家和天入合一

(十三)《原道训》和天人合一

(十四)“得时”

(十五)“乘龙”

(十六)“静心”

(十七)融合的功效

四 儒道两家对道的实用主义的理解

(一)道:绘制路径

(二)道:一与多

(三)成为君子

(四)信与诚

(五)成为真人

(六)儒学与道家:会通与歧异

(七)真理与道的和谐

第二章 认知

一 理性、关联性与过程语言

(一)挑战事实的终极性

(二)我们这个词典间的时代

(三)两个文化论题

(四)两个论题与“关联性思维”

(五)古典中国的关联性

(六)古典道家思想中的关联性

(七)过程与关联性

(八)过程的净化

二 中国有关真理理论的文化前提

(一)连贯与世界秩序

(二)本质与现象

(三)理论与实践

(四)合乎理性的论辩

(五)逻辑与修辞

(六)中西感悟方式的基体

三 以“象”为意义:儒家认知论引论

(一)研究目标

(二)“知”:成象(magng)世界

(三)“知”:塑造世界

(四)“知”:历史经验

(五)“知”的社会性

(六)“知”与“情”

(七)“知”的施行性

(八)“知”:道德激励

(九)结论

第三章 自我

一 西方思想中自我观念的问题意识

(一)自我,历史与文化

(二)现代的自我

(三)混杂的隐喻:自我的模糊性

二 孟子人性观念新诠

(一)引论

(二)将“性”误解为“human nature”的诸多原因

(三)基于葛瑞汉洞见的进一步诠释

(四)基于唐君毅洞见的进一步诠释

(五)孟子人性观念含义的重建

(六)结论

三 古典儒学中焦点一场域式的自我

(一)无我的自我

(二)无心的自我

(三)无身的自我

(四)无目的的自我

(五)非意志的自我

(六)焦点一场域的自我

四 古典道家中焦点一场域式的自我

(一)三元灵魂与道家的无

(二)“道”与“德”:差别与顺应

(三)自我、幽默与物化

五 古典儒家与道家修身之共同基础

(一)引言

(二)混淆

(三)“逻辑的”与“审学的”之别

(四)君子

(五)部分对整体的优先性

(六)真人

第四章 性别与身体

一 中国的性别歧视论: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

(一)引论

(二)性别思考

(三)二元对立的性别歧视论

(四)两极相关的性别歧视论

二 古典中国哲学中身体的意义

(一)引论

(二)二元对立论与两极相关论

(三)身心交关论

(四)“身”、“形”与“体”

(五)礼仪活动中身体的多重含义

(六)结论

第五章 社群与政治

一 友谊

(一)古代西方的友谊观:以柏拉图为例

(二)古代儒家的友谊观:以孔子为例

(三)结语

二 沟通社群中礼仪的角色

(一)社群的美感组织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

(三)法律、宪法和社群

三 儒家式的民主主义

(一)民主化的动力

(二)民主在中国的古典根源

(三)杜威与孔子论社群——儒家式的民主主义

四 儒家学说与社会进步

(一)背景:文化的共生共成

(二)西方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困境

(三)儒家的资源与回应

(四)儒家“礼”的学说:个人与社会之间

(五)结论:自由与社群的结合

第六章 古典道家的死亡观

一 死的非真实性

二 生死的关联性

三 死的寻常性

四 死即生

五 有关死的语言

六 《道德经》中的“死”

七 《庄子》中的“死”

第七章 古典儒家非神论的宗教性

一 引论

二 创造性与强力

三 共同创造(诚)与叙述的独特性

四 中庸:在日常事务中持守中道

五 教育的过程:是引出还是引导?

六 作为主导隐喻的家庭

七 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八 成长和延伸

九 儒家的命运之爱:和谐之情

十 对《中庸》的再思考

十一 结论:共同创造的宗教性

附录一:我的哲学之路

附录二:安乐哲教授简介与主要论著目录

编译后记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126+)
  • 服务好(365+)
  • 推荐购买(322+)
  • 速度慢(327+)
  • 简单(633+)
  • epub(197+)
  • 内涵好书(315+)

下载评价

  • 网友 陈***秋: ( 2025-01-18 08:00:56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堵***洁: ( 2025-01-11 04:46:22 )

    好用,支持

  • 网友 益***琴: ( 2025-01-03 10:33:08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权***波: ( 2025-01-12 23:20:07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曾***文: ( 2024-12-23 02:22:27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车***波: ( 2025-01-01 19:21:5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康***溪: ( 2025-01-09 12:50:41 )

    强烈推荐!!!

  • 网友 敖***菡: ( 2024-12-21 11:39:22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后***之: ( 2024-12-19 18:05:46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国***芳: ( 2025-01-05 22:05:00 )

    五星好评


随机推荐